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无非一战-《我是大皇帝》
第(3/3)页
“兵部尚书与工部尚书,兼齐溪、明杰两位一品大学士据理力争,觉得我岳州开大夏之未有,辟先祖未尽之地,乃是宏我大夏声威之盛举,不仅不该责罚,更该大举封赏。”黄安沉声禀报,“而吏部、礼部、户部三部尚书与觉瑜、茂易两位大学士则约同朝野众多名望联名上书,称大将军违抗君命,妄挑胡夏交锋,必严惩不贷,以儆效尤!”
听闻他的话,议事堂内起了片片骚动。
随着岳州军日益势大,凡是在议事厅排得上座椅的,无论文臣武将,总能和景京那边牵扯些关系与交情出来。这不独是岳州军一方的举动,景京一边眼见岳州军坐大,在太子之争中几有鹤立鸡群的架势,明面上看起来最有登上太子之位的成算,人心自然随风而动。若是刘恒一朝登上太子之位,岳州军上下足有太多人会鸡犬升天,早早攀些交情,总没有坏处。
于是短短时间,人情遍地,使得黄安再想打听什么景京方面的消息,已不再像一年前那么艰难,凡是景京有什么风吹草动,这议事厅里坐的文文武武,都能从各种渠道提前得到消息。譬如黄安刚刚所言之事,实则在差不多黄安得到消息的时候,众人就或多或少已经有所耳闻了。
“左相和右相呢?”刘恒问道。
黄安拱手道:“还未表态。”
左相赵理,右相王时景!
这二人都已当政数年,分理朝务诸事,乃是朝中巨柱。他们一人是法家大德,一人官家名宿,在朝野都有举足轻重的分量,若是谁人开口,哪怕开平帝也要谨慎对待。
他们还没开口,事情便没有定论,至于开平帝,这位高寿到举史罕见的帝王,自然更不会轻易定调。
照说这是个好消息,可是在场没人露出轻松神色,倒是皱眉的更多了些。
“事关重大,朝廷难下抉择也正常,只是迟迟不给出定论,咱们后续的对策便也不好先动了。”赵奕喃喃道。
旁边公孙吉则道:“咱们该做的都做了,剩下就剩等着伺机而动,这不是早就预料到的么?”
邵郡不疾不徐转动毛笔,和对面如化泥塑的白明泽一般,神情一如往常,倒显得颇为沉得住气。
刘恒正要说什么,旁边黄安袖袋轻颤,他赶忙拱手告罪,刘恒摆手示意无妨的同时,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黄安探入袖袋取出的千里铃上。
众人瞩目下,黄安将千里铃侧在耳畔聆听片刻,面容渐显肃穆,收起千里铃没让众人等候,当即道:“左右二相连夜闻召,已入禁宫。”
刘恒点头,看向众人,“若没有意外,这事情就该有个眉目了。”
许多人不由自主坐直了身子,露出郑重之色。
“将军,真要走上那一步吗?”旁边邵郡突兀问了一句,待得众人看来,他又道:“事已至此,卑职自不会怯畏,只是觉得倘若将军稳扎稳打,迟早也该成就,又何必急在这一时,以至陡增这许多风险?”
刘恒摇摇头,“时不我待,我有种感觉,外世大敌过不得多久就该到了。”
这话让一些人面面相觑,欲言又止。
自打刘恒回来,说起外出历练中的见闻,尤其那仙使和外来大敌的事情,使得人人惊悚,转而埋首史海,寻觅相关记载。无心自无得,有心总能有所收获,一众文臣谋士本就身具非凡才学,用心寻觅之下,渐渐在众多史书中找到了越来越多的佐证,才晓得这等被故意埋入历史尘埃的秘辛,竟如此让人心惊肉跳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