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章 流民-《赵马踏天下》
第(2/3)页
“流民”是人类发展史中的一个历史现象。“年饥或避兵他徙者曰流民”。即由于天灾**,百姓为了生存,被迫背井离乡,逃往深山大泽,觅一栖生之地,这一现象称之为流民。
流民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无数的痕迹。历史上,大多数数农民起义军都是由流民组成的,他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散发着无尽的戾气,推翻了一个个腐朽的王朝,因而古代所有政权都对他报以敌视的态度。关于如何处理流民问题,华夏第一相管子给出了解决方法:“禁迁徙,止流民,圉分异。”而这个方法也一直为历代王朝所使用。
“张相,你去办事吧!吾等识路,不必送吾等去使馆了。”赵捷真诚的笑着对张平说道。
张平闻言一愣,然后微笑着说道“那好吧,待吾办完事后便与使者您商议盟约的事情。告辞!”
“告辞!”赵捷拱手别道。
赵捷的话音刚落,张平便火急火燎的离开了。告别了张平,赵捷没有回使馆,而是走进了流民的队伍当中。
枯瘦的身体,破旧的衣物,可怜的外貌,不甘的神情,求活的意志,赵捷看着眼前的人,不知道该说些什么。
秦末,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耗尽了秦帝国的最后一丝元气;汉末,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宣告了汉帝国的腐朽与不堪;南北朝,是他们在北方与异族殊死博斗,换得了文明的火种依旧燃烧;隋末、唐末,是他们宣告了腐朽朝廷不应该存在于世间;两宋之交,是他们浴血奋战,方保得宋室南渡偏安……
他们是一群无名的英雄,想着想着,泪水不知不觉的流出了眼眶。
“李闵,去使馆拿些钱来,买些食物分给这些可怜的人。”赵捷赶忙擦干眼泪,对李闵说道。
“殿下三思,那些钱是用来打diǎn韩国上下的大臣的,岂能浪费在这些平民身上。”李闵闻言劝道。李闵此行出使韩国,随身携带了五百金,皆为贿赂韩国官员之用。
“让你干就干,说这么多废话干什么。”赵捷佯怒道。
“尊命。”李闵听命道,随后向着使馆跑去。而赵捷则用身上仅剩的钱在大街上买了几块大饼,分发给了饥饿的孩子们。
赵捷继续向流民聚集地深处走去,就在这时,一个少女的声音传到赵捷的耳边:“非儿,别乱跑。”与此同时,一个身穿锦绣华服,脚踩丝绸之履的少年撞入了怀中。
“呀!大哥哥,对不起,我撞到你了。”少年站定身子道歉道。
“没关系,你叫什么名字,今年多大了呀?。”赵捷轻轻的抚摸着孩子的头。和蔼的问。
“我叫韩非,我今年6岁了。”少年掰了掰手指,微笑着回答道,口气中充满了稚气。
赵捷闻言满脸的惊讶。“韩非,这小孩竟然就是韩非。”赵捷如是想到。
韩非,著名思想家,法家代表人物,后世之人尊称韩非子。其人为韩国王室之人,成年后从儒家代表人物荀子而学。韩非精于“刑名法术之学”,“而其归本于黄老”。韩非总结了法家三位代表人物商鞅、申不害、慎到的思想,主张君王应该用‘法’、‘术’、‘势’三者结合起来治理国家,由此成为了法家之博采众长之集大成者。其著作有《韩非子》一书,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,积极倡导君主**主义理论,后世之人赞之曰:“韩子引绳墨,切事情,明是非……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