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百一十章:第二集:江浙!(祝“风花雪月不识你我”新婚快乐!)-《我的纪录片真的不想要高收视!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普陀山,舟山群岛中一个装满传说的岛屿,公元859年,霓虹僧人慧厄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回国,行至舟山群岛遭遇风浪,不能前行,于是他将观音像供奉于此。”

    画面中的普陀山实际上是海面上的一个岛屿。

    在岛屿上密密麻麻的植被中,一尊高达几十米的金色观音像矗立在此,格外瞩目。

    梁凤一拍大腿。

    “原来这观音像是这么来到哦!不行不行,那这个普陀山也要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说着,又是在备忘录里面记上一笔。

    镜头一转,在一片狭长的海滩上,建造者几十个白色的圆形建筑,在海边则是停留着很多的船只。

    大大小小的都有,俨然是一副十分繁忙的港口。

    所有的建筑全部都是白色,白色圆形建筑单体一个占地就达到了几十米。

    足足几十个圆形建筑在海滩上,就像是一副巨大的棋盘。

    只不过这副棋盘上没有黑子,只有白子。

    “宁博舟山港,华国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港,这里的繁忙,从唐代就已经开始,持续了1200多年,华国大约五分之二的油品,三分之一的铁矿石在这里聚集。”

    “来自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,超过600个港口的货物,在这里中转。”

    画面中密密麻麻的集装箱依次码好在港口。

    从上往下看,就像是一个调色盘,什么颜色都能够找到。

    看的梁凤心向往之的同时也信心倍增。

    这就是我们华国的实力才有能力建立这么大的港口。

    要是换了别的国家,能不能建立出来都不一定。

    但是《航拍华国》镜头的切换速度远远超过梁凤的反应速度。

    画面此时又从舟山港切换到了一个海湾。

    “u”形的海湾边上建立了一座小镇。

    小镇延海而建,从大大小小的房子和高楼来看。

    小镇上的经济不算差。

    在在“u”形海湾的中间是海水。

    在海上上停留着几十辆的船只。

    船只有大有小,颜色也各不相同。

    看到这幅场景的第一反应,梁凤脑子里面就浮现出一个对于现代社会十分古老的词汇。

    渔村!

    现代人在书上、在电视剧里面都听过“渔村”两个字。

    但是很多人在现代社会对于渔村的印象都还停留在古早的时代。

    但是其实现代的渔村早已超过很多人的想象了。

    “9月,象山县石浦港内,所有的渔船蓄势待发,休渔已经4个月了,一场捕捞的盛会即将开始。”

    “充冰设备通过长长的管道,将大约数十吨冰送进渔船的底舱,这些书可以让出海后被捕捞的鱼,在20多天中保持新鲜。”

    梁凤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。

    现在的渔村都已经发达到这种程度了吗?

    紧接着旁白的下一句话,唤醒了梁凤尘封已久的记忆。

    “月牙形的海湾会有记忆,石浦港曾是华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《渔光曲》的拍摄地。”

    “哦!!是《渔光曲》啊!“

    梁凤一下子梦回到了小时候看这部电影时候样子。

    这部电影是他童年的记忆,也是这部电影打开了他对于电影世界好奇的大门,从而踏上了从事这一个行业的道路。

    “祭海,原本是渔民们出海前祈福的习俗,从98年开始,演变成一场盛大的表演,渔民的子弟,亲手将鱼苗放归大海。”

    “感恩自然,才会得到丰厚的回馈。”

    看着画面中的小孩子们穿着一个个颇具年代感的衣服,扎着红色双马尾辫子,手中捧着瓷碗。

    瓷碗里面装着鱼苗。

    周围围观的人群看着孩子们把鱼苗放归大海,顿时涌起阵阵欢呼声。

    对于这样的一种形式,梁凤顿时有了兴趣。

    现代社会,他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样颇具有年代感的仪式。

    有点像拍电视剧,但是又不是拍电视剧。

    准确的说是电视剧模仿着这种仪式在拍摄。

    “将近3000条渔船,穿过铜瓦门大桥,涌向华国最大的传统渔场,舟山渔场!”

    一望无际的海面上,浩浩荡荡的渔船行驶在海面上,场面十分的壮观,也十分具有震撼力。

    这股震撼力直接穿透屏幕进入到了梁凤的视线之中。

    “啧啧啧,这样的场面不看不行啊!”

    打开手机,备忘录。

    石浦镇!

    “接下来,我们从东海一座美丽的小岛出发,穿过时间的隔阂,去触摸一座古城,带着山水诗歌的记忆,俯瞰山坡上的稻香。”

    “随河流入海的泥沙,来到南麝岛附近的时候,已经是强弩之末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