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国内百姓对征东战争引发的劳民伤财、军兵伤亡的情况也表示了特有的宽容和谅解。” “回国后,你昭告的“诏辽东战亡士卒骸骨并集柳城东南,命有司设太牢,上自作文以祭之”。” “在祭礼上,你表达了对死亡将士的哀悼和对战争失利的痛悔。” “阵亡将士的父母也给了你回答说:“我儿死而天子哭之,死何所恨。”” “他们原谅你,“三征辽东”也是事实,增加徭役也是事实。” 蒙毅:确实并不是个明智的举动,颇有穷兵黩武的意思! 长孙无忌:当皇后去世后,陛下就变了,那时候还有魏征敢谏言,当魏征去世后,大唐就回不去了。 “李世民之所以听长孙皇后和魏征的话,是因为这两人都无私,而且说得有理,更重要的是那时候李世民的人生目标是开创盛世,并成为一代明君,他因此愿意纳谏。” “为此,李世民可以保持最大的克制,比如说他曾在继位之初将弟弟李元吉的妻子杨氏纳入宫中,后来杨氏深得李世民宠爱,还剩下儿子李明,但因为杨氏身份特殊,所以没有得到册封。” “大约在长孙皇后崩逝后数年,李世民一度打算册封杨氏为皇后,魏征得知此事后就很不高兴,跑去劝说李世民,说“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”,将杨氏比作是秦国公主辰赢,要李世民不要学习晋文公和晋怀公这对叔侄,同娶辰赢为妻。” “李世民听了魏征的话,觉得很有道理,便压制住内心冲动,打消了立杨氏为皇后的想法。” “但是,自从魏征去世之后,朝堂再无善于进谏之人,再加上那时候李世民已经基本开创了盛世,他因此感到自我满足了,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,所以不太愿意听到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谏言了。” “甚至曾因为怀疑魏征进谏是为了博取名声,而下令将其墓碑给推倒。” “就比如说,李世民决定亲征高句丽的时候,大臣们的进谏,他就没有听进去,等到第一阶段战役结束之后班师回朝,他常常为战果不如意而感到懊悔,还说:“魏徵若在,不使我有是行也。”” “于是下令厚赏魏征家人,并重新树立起墓碑。” “尽管如此,李世民依然再次亲征高句丽,虽然最终将其灭亡,但唐朝的损失也很大,可以说是得不偿失的。” “而且,李世民更加我行我素,以至于原本还愿意进谏的大臣,后来都为了自保而不再说话了。” “李世民晚年也有自我反省的时候,曾对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说,我最近有什么过失没有,你们都说说看。” “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本想说李世民连连征战、大兴木土,致使民生凋敝、国库空虚,但他们因为害怕惹恼李世民而受到处罚,结果都说李世民没有过失。” 第(2/3)页